服務項目
審計項目后評估是指對已經完成的審計項目的目標,執行過程,績效和影響進行分析,確定項目預期的目標是否達到、依法實施的審計過程是否合理有效、審計成本是否與績效配比,審計結果是否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及效應。通過分析評估找出項目成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為提高審計項目的決策和管理水平提出建議,進而提高審計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
審計項目后評估的原則
第一.科學性原則
要求評估人員對被評估的審計項目的評估資料及其相關情況等進行深入而周密的調查、研究和分析,掌握可靠和充足的審計項目信息;采用科學的方法是指在審計項目后評估中必須使用被國內外實踐證明了的有效的評估方法;遵循科學的評估程序是指審計項目后評估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以便從過程控制上保障審計項目后評估的科學性。
第二.公正性原則
堅持公正性原則,就是在審計項目后評估中,要求評估者必須堅持公正的立場。不受權威或者利益的干擾。堅持公正性原則,必須做到:一是獨立。要求從評估機構設置、人員組成、履行職責等方面綜合考慮,以保證項目評估人員的精神獨立和形式獨立,減少危險、利誘和干擾,為后評估的公正提供組織保障。二是透明。透明就是要求審計項目后評估的標準、過程及結果要透明。
第三.全面性原則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堅持全面性原則,就是指在審計項目后評估中要對審計項目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以便最終給出該審計項目的整體性評價。
第四.效益性原則
審計項目后評估第四個要堅持的原則是效益性原則。審計項目后評估活動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審計資源”的利用效果,因此它更應該堅持效益性原則。堅持效益性原則,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審計項目的評估必須從成本和效益兩個方面進行衡量,既不能過分強調審計項目的成本而忽視該項目的效益,也不能突出審計項目的成果而忽視審計項目的成本。二是審計項目后評估本身也要貫徹效益原則。既要堅持科學性,又要講求效益性。
第五.實用性原則
審計項目后評估第五個要堅持的原則是實用性原則。審計項目后評估應少擺“花架子”,堅持實用性原則,才能切實、更好地發揮審計項目后評估的作用。主要是做到:項目后評估指標的設計、評估方法的選擇和評估程序的優化要在保證科學性的基礎上盡量采用適用的成熟做法;后評估報告問題應針對性強,措施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要能滿足多方面的要求。